来源:为鲮鲤科地栖性哺乳动物鲮鲤的干燥鳞甲。生成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一般多栖息于山林、丘陵或灌木丛杂树林之较潮湿的地方,挖洞居住,多筑洞于泥土地带。 产地:主产于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此外,湖南、福建、台湾、浙江等地亦产。国外产于越
别名:苦菜、苦荬菜、苣菜。 来源:为菊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苣荬菜及其同属额未抽花茎的干燥全草,野生。 产地:主产于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区,其它各地亦有分布。 植物形态:宿根草本,全体含白色浆汁。根茎多匍匐横生,直径约会2~5毫
来源: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荆芥的干燥全草或花穗。栽培或野生。植物形态:一年生草本,高60~120厘米,茎直立方形,香气浓郁。叶对生,茎基部叶柄部明显,叶片羽状深裂,裂片3~5片,线形,全缘,下面有凹陷腺点。花呈轮伞状,密集在枝端,形成穗状
来源:为蔷薇科落叶灌木或长叶覆盆子及同属多种悬钩子的近成熟干燥聚果。野生。产地:主产于华东、中南、西南等地区。性状鉴别:呈类圆锥形、类球形或扁圆形,由多数小果聚合而成。直径0.5~1厘米。高0.5~1.2厘米。表面黄绿色或灰绿色。顶端纯圆,
别名:狗骨、龙沙、卑相、卑盐。 产地:主产于山西、内蒙、甘肃、新疆、河北等地。 植物形态:草麻黄:草本状小灌木,高20~40厘米。本质茎匍匐土中,或稍露地外。绿色枝膜质鞘状,包于茎节上,下部1/3~2/3合生,上部二裂,裂片锐三角
一、怀牛膝 来源:为苋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牛膝的干燥根,多为栽培。 产地:主产于河南沁阳、武陟,现各地引种栽培。 性状鉴别:根细长圆柱形,长30~100厘米,直径0.2~1厘米,外皮肉红色或土黄色,具细微纵皱纹,有横长皮孔及少数
别名:血藤。 来源:为豆科藤本植物白花油麻藤密花豆、香花崖豆藤鸡血藤等的干燥藤茎。野生。鸡血藤《中药志》定名为白花油麻藤《中药鉴别手册》定名为密花豆,南京《药材学》定名为昆明鸡血藤,但这三本书上所绘制的鸡血藤横切面图谱基本相似,这三种
来源:为仙茅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仙茅的干燥根茎。野生活栽培。 产地:主产于四川、广西、云南等地。江南各地多有分布。 性状鉴别:本品呈圆柱形,略弯曲,长3~10厘米,直径0.4~1厘米。表面棕褐色,显粗糙,皱缩不平,并散生不甚明显的小圆
植物名:麦蓝菜。 生长环境:本品为扳援或匍匐状灌木。通常生长于断垟破壁上或树上。荒坡、草地很少有它的踪迹。 分布:我国华南和东南各省均有分布,此外热带亚洲亦有分布。 入药部分:果实 采集期:秋。 自采地点:屋垟上或郊外
中草药网
www.it4.cn